宣传教育

王雁飞:弘扬传统美德 赓续红色血脉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1-11-04 12:02:00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字体大小: 分享至:


2021年11月1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第647期刊发王雁飞署名文章《弘扬传统美德 赓续红色血脉 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注重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家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把家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努力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刚刚落成的天府家风馆是四川省倾力打造的家风主题展馆和廉洁文化基地。

反腐败斗争形势凸显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近年来查办的案件来看,领导干部“自身贪腐和衙内贪腐交织”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的一个重要表现。领导干部出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很多都与亲属和身边人有关,与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关。

家风败坏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家风建设与廉政建设之间的重要关联性。有的是干部为官不正带坏了配偶子女,有的是配偶子女不端最终把干部“拉下水”,更有甚者以腐败官员为轴心形成腐败圈大搞家族式腐败。“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乃至“全家总动员”,把“裙带腐败”、“衙内腐败”体现得淋漓尽致。

家教不严助长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领导干部除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工作职权以外没有任何特权,领导干部的家属子女更没有。但有的人觉得自己的亲人是领导干部,“家里有人”的错误认知让其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规避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寻求不应享受的额外权利,将亲人的职权变成自己的特权。家属子女的特权思想和行径与领导干部的默许放纵有着直接关系。有的基于补偿心态“护犊子”,有的主动给家属子女“开后门”,大搞封建社会“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

家风不正破坏社会公平正义。领导干部家属违规经商办企业严重扰乱经济秩序、营商环境,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有的领导干部把公权变成为亲属牟利的“私器”,支持纵容家属违规经商办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通过各种方式为家族企业站台造势。有的亲属“靠山吃山”,开办关联公司,大搞损公肥私。透过家风看作风,这些现象无不折射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家风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公与私、情与法、义与利的关系问题

家风是处理公私矛盾的集中体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为公,家为私。领导干部手握国之公权,经常面临为国还是为家、为公还是为私的考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倡导家国情怀,其核心内涵是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忠孝两难全时则要求士大夫们克己奉公、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有的领导干部正是因为家风不正,从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蜕变成为家庭谋私的“家奴”。能否正确处理公与私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了领导干部家风的好坏。

家风是观察情法关系的直接窗口。“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言行举止既受到法律的保护与制约,也受到情感的支持和羁绊。关心关爱亲属子女是人之常情,但徇情越权则不为法律所允许。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很多都是“为情所困”“因爱破法”,掺杂了金钱名利的扭曲亲情致使家庭沦为“权钱交易所”。有的别有用心之人通过“夫人路线”围猎领导干部,正是看中了“枕边风”“感情牌”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过好亲情关”,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分清亲情与纪法的界限,自觉将纪法规定作为行为准绳。

家风是评判义利冲突的重要依据。中国人历来重视义利观,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当代中国人的“义”,领导干部的“义”则是有着更高要求的党的根本宗旨。它源于党的初心使命,体现的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领导干部是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还是把个人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无不深受义利观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坚守党性原则,教育引导亲属子女“不行不义之举,不谋不义之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理论和文化渊源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理论基础。在《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和书信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决定社会发展的两种生产中揭示了家庭的本质,科学分析了家庭从血缘家庭到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演进过程及基本规律,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并以发展的眼光展望了家庭未来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系统论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求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丰富和发展,为新时代培育优良家风提供了理论指引。

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传承,从周公的《诫伯禽书》到孔子的“过庭之训”,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到《曾国藩家书》,优秀传统家规家训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家风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鲜明标识。巴蜀大地人杰地灵,家风文化源远流长。眉山苏氏注重读书正业,独享“两代三文豪”的美誉。新都杨家强调“四重”“四足”“重义轻利”,引领后世百年隆盛。张鹏翮编纂《家规辑要》,要求后人为官“不得以贿败官,贻辱祖宗”,要“律己公廉”。蜀地先贤的良好家风至今深深影响着后人,也是新时代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家风是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政治基因。我们党既是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斗争环境中塑造形成的红色家风,既汲取了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智慧结晶,也集中展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信念、价值取向和政治风骨。毛主席给自己定下亲情“三原则”、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周总理树立“十条家规”、教导晚辈一切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在树立优良家风方面为全党全社会作出了表率。四川是将帅故里、红色沃土,邓小平、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浩然家风体现境界、彰显风范,刘伯坚、赵一曼、江竹筠等革命先烈的绝笔家书诠释信仰、给人力量。红色家风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培育良好家风树立了榜样。

天府家风馆第三展厅主题雕塑

培育良好家风必须发挥个人自觉、组织监督、社会促进的综合效应

领导干部严格家教是培育优良家风的重要前提。良好家风的形成往往倚仗家庭中极富威信的核心成员,对其他成员进行长期的思想教导和有效的行为约束。领导干部在家庭关系中通常处于主导位置,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和红色家风,加强对亲属的教育约束,廉以修身、严以治家、清白传家,作家风建设的表率。近年来,四川省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家风文化资源,编纂《天府家训》系列丛书,支持指导各地打造家风文化示范点位,建设天府家风馆,拍摄家风主题警示片,将家风建设作为任前谈话、纪法宣讲、廉政党课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带头抓好家风建设。

组织监督推动是培育优良家风的重要保障。领导干部严家教、正家风,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纪法要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都有关于强化家风建设、注重家庭美德的明确规定。近年来,四川省纪委监委严格执纪执法,严肃查处了郭均郭勇兄弟、李俊贺雪梅夫妇等家风不正典型案件,以坚决有力的纪法震慑教育引导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建设。同时,我们将把家风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探索开展廉洁家访,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严格落实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切实强化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制度约束,不断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全社会共同努力是培养优良家风的重要动力。家庭行为是家庭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统一,培育优良家风必须把家风建设和社风治理联系起来看、统筹起来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民风社风才会好;民风不淳、社风不正,家风也会受到浸染。近年来,四川省纪委监委把家风建设作为清廉建设的重要抓手,联合宣传、妇联等部门(单位)持续推进“好风传家”系列工作,广泛开展家风故事宣讲、最美家庭评选、廉洁家庭创建等活动,积极营造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的浓厚社会氛围,让清醇社风为家风建设营造好环境。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婚嫁陋习、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我们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融入移风易俗综合治理,推动实现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责任编辑:【打印繁体】【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新时代.. 下一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1年1至9..